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新聞資訊
-
05-17智領高端海外新征程——西煤機高端采掘裝備亮相印尼國際煤炭及能源工5月15日-17日,2025印尼國際煤炭清潔利用與綠色礦山大會暨2025印尼國際煤炭及能源工業博覽會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受展會邀請,在陜煤集團的統籌組織下,西煤機公司與國內知名企業組成中國展團參展。展會期間,西煤機公司圍繞“高端、智能、高效、清潔、安全”主題,通過產品模型、多媒體、宣傳冊以及現場講解相結合的多維方式,重點展示了高端智能化采掘裝備,突出展現了西煤機公司在礦山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研發、制造、服務實力。“MG1050/2840-WD交流電牽引采煤機適應于采高2.4~5.4m的工作面,可有效解決復雜地質條件下采煤機適應能力差問題。”技術人員向參觀人員詳細介紹參展產品型號、技術參數和性能優勢等情況。憑借產品的高可靠性和智能化控制,吸引了眾多國際采購商和行業專家駐足參觀、交流洽談。近年來,西煤機公司緊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機遇,高端智能化采煤機產品出口數量和規模持續增長,打造了多個海外示范項目。未來,西煤機公司將堅定踐行“持續創新 保持領先”戰略,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理念,依據不同國家煤炭資源稟賦、開采工況及法規標準差異,持續升級公司煤機裝備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全力拓展全球合作商機,聚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煤機裝備領軍企業,為世界能源裝備發展貢獻更優質的“中國陜煤方案”。據悉,2025印尼國際煤博會由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支持,以“能源新發展、合作新未來”為主題吸引了全球500余家企業和2萬余名專業觀眾參與,成為展示全球煤炭及能源成果技術、開拓東南亞礦業市場的重要平臺。(馬宇航 李思遠)
-
05-15西煤機公司開展2025年安全警示教育日暨安全生產、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為進一步提升安全意識和避險逃生能力,在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西煤機公司組織開展了“2025年安全警示教育日暨安全生產、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三違零容忍,設備無隱患——筑牢安全生產雙防線”。5月13日是西煤機公司安全警示教育日,當天,組織開展了安全宣傳互動活動。來自生產一線的干部職工、各單位安全員、班組長等300余人踴躍參加,通過設置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開展安全知識交流等多種形式,向職工普及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切實提高了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為安全生產筑牢基礎。在警示教育室,循環播放特種設備傷害及火災等事故警示教育片,通過真實案例剖析,讓職工了解到忽視安全帶來的嚴重后果,敲響了安全警鐘。同時,編制發放了警示教育手冊,宣傳特種設備安全、火災防治的基礎認識、安全操作及常見違章警示教育等內容,幫助職工全面了解風險危害因素,掌握防范技巧,進一步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據悉,西煤機公司將在本周持續開展警示教育與防災減災安全宣傳活動,貫徹國家防災減災宣傳理念,將“我要安全”的主體責任意識深植人心,強化全員安全意識,堅決防范遏制生產事故、火災事故的發生,全力保障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共同守牢安全紅線,為西煤機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王晟東 單發強)
-
05-07聚力賦能促提升 淬煉精兵強本領 ——西煤機公司舉辦2025年營銷業務專題培訓為提升營銷團隊專業素養,強化風險防控能力。5月5日,西煤機公司組織開展2025年營銷業務專題培訓。營銷總公司副經理、各區域負責人及客戶服務中心骨干等30余人參加培訓。本次培訓聚焦實戰需求,緊扣營銷業務痛點與市場趨勢,圍繞“風險防控+技術賦能”雙主線展開課程。培訓邀請陜西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姚豫陜律師授課,結合《民法典》新規,講解合同管理漏洞及應收賬款清收策略,深入分析典型案例,強化全員合規意識。隨后,由產品設計研究院機械、電氣技術人員以場景化方式拆解產品性能,系統講解采掘裝備核心技術亮點,采用互動答疑方式深化技術認知,幫助營銷人員精準傳遞產品價值。通過本次培訓,進一步提升了營銷人員的業務技能和客戶服務質量,為營銷團隊注入新動能,持續打造一支高素質綜合型營銷隊伍。培訓后,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車萬里強調,一是要加強學習,持續提高專業技術、綜合協調、風險防控、商業競爭談判等方面的能力。二是要充分運用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ERP系統等信息化、智能化平臺,提高工作效率,滿足用戶需求。三是要以身作則,營銷各區域負責人帶頭開展工作,跟進區域的營銷工作情況,提升防風險意識。四是要落實公司相關營銷政策,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理念,全力抓訂單、促回款,提高營銷工作質效。(秦超)
-
05-07客戶服務中心組織采煤機設計原理和故障判斷培訓為提高服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服務質量,5月6日,客戶服務中心組織開展采煤機設計原理和故障判斷培訓。客戶服務中心30余人參加。培訓采用線上+線下模式,邀請產品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進行授課,采用案例分析和圖片演示方式,講解了采煤機工作原理、技術特點及產品配套等知識,分析了采煤機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場景和操作流程。隨后,參培人員深入交流探討采煤機在使用過程中遇到故障的判斷方法及維修技巧等內容。大家紛紛表示,本次培訓內容貼合實際,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更好的開展服務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此次培訓,增強了參培人員的服務保障意識,提升了客戶服務響應速度和解決問題效率。客戶服務中心將聚焦用戶需求,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加強用戶服務管理,優化服務標準,打造專業化的服務隊伍,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提高客戶滿意度,塑造品牌形象。(孫曉明)
-
05-06西煤機公司質量管理部開展測量不確定度專題培訓4月21日,西煤機公司質量管理部組織開展測量不確定度專題培訓,化學檢測室、金相檢測室、熱工儀表檢測室全員參加了培訓。本次培訓特邀中認國質(北京)檢測技術研究院、中國合格評定委員國家認可委員會專家鄭民奇擔任主講。培訓圍繞隨機變量及其概率分布、測量結果的質量評價等內容展開。專家以實際工作場景為案例,圍繞實驗室儀器檢測等典型任務,演示了不確定度的評定流程,詳細講解了從識別不確定度來源到合成不確定度的完整計算過程。在研討環節,學員結合崗位實際展開熱烈討論,專家現場答疑解惑,針對性解決測量重復性分析、參數相關性處理等實操難題。“此次培訓解決了困擾許久的評定方法應用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幫助我掌握復雜測量場景下的不確定度計算技巧,提升檢測數據質量。”參訓人員王洋說道。通過此次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實驗室檢測數據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增強了實驗室人員的理論和實操能力。下一步,質量管理部將繼續重視員工技術能力提升,通過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師帶徒等方式,持續強化測量隊伍的專業化、標準化,為企業嚴控產品質量提供強力支撐。(劉云)
-
04-30點贊!西安重裝西煤機公司職工栗文岳, 三秦工匠!栗文岳,西安重裝集團西煤機公司機加一分公司數控銑工,他從事煤機制造行業近20年,先后獲得“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全國煤炭青年五四獎章”“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行業(技能人員)大師”“陜西省杰出青年崗位能手”、陜西省“首席技師”、西安市“勞動模范”等11項市級以上榮譽。栗文岳專研采掘裝備大型箱、殼體等機械加工制造,開展一系列技術攻關和工藝優化,實現技術革新42項,形成先進操作法7項,獨創異形面相結合的曲面加工法,縮短加工時間至1小時。他先后參與完成150余臺采煤機主要殼體生產加工,產品主零主項一次交驗合格率達99%以上。近年來,栗文岳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項,發表論文3篇,多項創新項目獲省市級優秀成果。他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引領更多青年職工共進步、同成長,累計帶教學徒34人,其中18人取得二級技師資格,1人取得高級技師資格。栗文岳扎根一線,傳承“匠心”和“技藝”,帶領更多職工在追趕超越的浪潮中篤定前行,匯聚成推動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力量。(郭軍鳳 李思遠 張琦)
-
04-24西煤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車萬里一行到國能神東煤炭集團走訪交流4月23日,重裝集團黨委委員、西煤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車萬里,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鵬,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趙友軍一行到國能神東煤炭集團走訪交流。國能神東煤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永勝,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存飛參加座談。座談會上,車萬里對國能神東煤炭集團長期以來給予西煤機公司的認可和支持表示感謝。他簡要介紹了企業概況、科技創新、重點項目研發等情況,并表示西煤機公司將充分發揮自身技術研發優勢,圍繞采掘裝備開發與應用,與國能神東煤炭集團開展多方位、深層次的合作,共同為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魏永勝對車萬里一行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對西煤機公司在技術和裝備上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繼雙方合作開發國內首臺超大采高8.8米智能化采煤機后,7臺高產高效的MG1050/2840-WD采煤機陸續服役神東煤炭集團礦井,成效顯著。希望雙方加強技術交流,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擴大合作成效,開創共贏發展新局面。(秦超)
-
04-21西煤機公司啟動“質量門診”專項督導行動為全面落實2025年度“質量提升專項行動”部署,近日,西煤機公司開展“質量門診”全覆蓋督導檢查,通過“查問題、定節點、明責任、抓落實”四步走策略,推動質量管理工作系統性提升。精準把脈:以問題導向破解質量瓶頸西煤機公司副總經理史仁貴、質量管理部及外聘專家團隊組成督導組,聚焦《2025年質量工作要點》,針對質量提升項目清單、市場反饋痛點及內部管理薄弱環節,深入物資供應公司、各生產車間,對任務分解、節點落實、責任劃分等關鍵環節進行“穿透式”核查。根據發現的問題,現場出具《整改意見書》18份,明確改進建議16項,要求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強基固本:以責任落實構建長效管理機制檢查中,督導組強調,質量工作必須堅持全員參與、全程管控、全面達標三原則。要堅定不移地把質量要求嚴格落實到技術、生產、供應鏈、售前售后的各個環節,構建“公司推動、部門聯動、員工主動、內外互動”的質量工作模式。就開展好“質量提升專項行動”,督導組要求,一是要細化問題分析,各部門要建立“問題-原因-措施-驗證”四維臺賬;二是要強化責任穿透,扎實貫徹質量第一責任人制度,切實加大對本部門質量工作的重視力度;三是要深化對標提升,通過每季度發布的《質量標桿案例集》以及“質量檔案互學”活動,積極吸取先進經驗,真正將質量工作落地落細。靶向發力:以質量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此次檢查是西煤機公司督導質量提升工作落地生效的重要一環。下一步,西煤機公司將重點推進專項行動跟蹤,對質量項目實行“周調度、月通報”;持續開展供應商質量問題交流分析,強化供應鏈質量管理,促進供應鏈協同提升;同時,盡快上線QMS質量管理系統平臺,推動質量數據智能化分析和改進管控。“質量門診”專項行動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西煤機公司將持續完善“診斷-治療-預防”的全鏈條質量管理模式,以責任落實為抓手,以技術創新為支撐,推動質量管理從“治已病”向“防未病”轉變,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質量根基。(劉云)
-
04-21西煤機公司開展起重機械專項安全培訓為強化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安全管理,4月17日,西煤機公司舉辦天車操作工起重機械基礎知識與日常檢查專項培訓,來自生產系統的安全員和天車工共計61名職工參加培訓。本次培訓邀請天車維保廠家專業技術人員結合《特種設備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準則》,重點講解了起重機械重大安全隱患判定標準,通過案例解析與法規條文對照,介紹了起重機械的安全防護裝置的功能。同時,結合起重機械日常使用,分析了檢查中起重量顯示器是否正常、安全限位裝置是否有效、抗風防滑裝置是否完好等檢查項情況。通過培訓,有效提升了西煤機公司對特種設備的管理水平,持續增強了起重機械作業人員風險防控能力。西煤機公司將持續深化安全能力建設,以專項培訓為抓手,推動安全生產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升級,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靳文超)
-
04-18西煤機公司高可靠性快速采煤機助力打造柔性產能中國樣板!西煤機公司自主研制的MG1000/2900-GWD高可靠性快速采煤機在陜煤集團小保當礦業公司煤礦井下正以12-17米/分鐘的速度高速牽引,1050mm大截深滾筒如“鋼鐵巨齒”般精準截割5.5米厚煤層。這臺被譽為“煤海重器”的裝備,在全國首個厚煤層400米智能化開采工作面實現了98.5%的智能化開機率,最高日產達7.85萬噸,創下陜煤集團同等采高條件下的生產紀錄。“我們的研發團隊解決了高負載條件下的快速牽引問題,攻克了大功率搖臂的潤滑冷卻難題,并創新性地引入3D線束設計技術。”項目組技術負責人介紹道,“更重要的是,通過融合礦鴻系統,采煤機可通過軟總線實時獲取運行數據,真正實現了‘感知-決策-執行’的閉環控制。”這種智能柔性生產模式,使工作面產能具備2000萬噸柔性生產能力,可靈活調節,符合國家煤炭產能儲備的戰略需求。應用典范——從實驗室到礦山的生動實踐在陜煤集團小保當柔性產能采煤工作面,這臺高可靠性快速采煤機已穩定運行一年有余,其可靠性和易維護性,為煤礦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每天兩個生產班、一個檢修班,日平均進刀量18刀,最高達25刀!”綜采隊負責人難掩興奮,“相比傳統設備,這臺采煤機的割煤速度提升了30%以上,多個技術指標超過進口裝備水平”。通過智能控制系統,采煤機可根據煤層變化自動調整截割參數,真正實現了智能化開采邁上新臺階。戰略價值——重塑行業格局的中國方案該項目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提出的柔性產能生產體系高度契合,是煤炭行業應對供需波動的“戰略儲備”。西煤機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趙友軍說,這臺設備的問世,“其核心意義不僅在于技術突破,更在于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化柔性技術路徑”。據測算,該系統可使工作面產能提升50%-100%,多回收煤炭160萬噸,節約安撤費用超1.2億元。西煤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車萬里表示:“我們始終堅持‘持續創新 保持領先’的戰略定力,錨定煤礦裝備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致力于打造煤機裝備原創技術策源地,為國家能源安全貢獻更多‘西煤機智慧’”。目前,MG1000/2900-GWD采煤機的成功應用獲得了市場認可,將有力推動陜蒙地區煤礦裝備升級,推動我國煤機從“進口替代”邁向“全球引領”。未來已來——智能柔性的無限可能站在煤炭工業智能化轉型的十字路口,西煤機公司的創新實踐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針對400米超長工作面厚煤層高效開采及礦鴻系統融合智能運維體系,這些技術突破不僅解決了當前煤炭生產的痛點,更勾勒出一幅“智能柔性、綠色高效”的產業藍圖。這是中國煤機裝備從“制造”到“智造”的精彩蝶變,為全球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中國樣板。隨著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深入推進,西煤機公司的“煤海重器”正以“智能柔性”為翼,在千米井下書寫著新時代的產業傳奇。這場始于技術創新的變革,終將助力中國煤炭工業邁向更高質量、更具韌性的未來。(南惠瑩)



新聞資訊